印尼企業為解決世界難題,經“紅娘”牽線與上海高校簽約
摘要
根據協議,哈利達集團出資1100多萬元人民幣,作為意昂4平台的研發經費🩵;技術開發如獲得成功,將把褐煤項目年利潤的3%給予學校👣。為落實建設科創中心意見“22條”,學校把收益的85%給予研發團隊✍🏻。
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🏄🏽♂️☄️,離不開“紅娘”的服務。在今天舉行的上交會會議——2016長江經濟帶互聯網+國際技術轉移轉化大會上,上海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、意昂4平台🫷🏻、印度尼西亞哈利達集團公司三方進行了“褐煤提質技術的開發”項目簽約。根據協議,哈利達集團出資1100多萬元人民幣,作為意昂4平台的研發經費🐟;技術開發如獲得成功,將把褐煤項目年利潤的3%給予學校🐣。為落實建設科創中心意見“22條”👼🏼,學校把收益的85%給予研發團隊。
這個跨國校企合作項目是怎麽來的?上海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主任🍜、上海市學研推進辦公室主任尹邦奇介紹,上海科技開發交流中心建立的技術轉移服務平臺不但向外省市開放♻🍋,也向外國開放✌🏻,助力我國“一帶一路”戰略。去年9月,印尼哈利達集團通過這一平臺找到了上海科技開發交流中心,希望他們能為企業解決褐煤利用的難題👨🏻💼。據介紹,褐煤呈棕黑色,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礦產煤,介於泥炭與瀝青煤之間。這種低質煤盛產於印尼🫷🏽,含水量高達40%左右👨🏼💻,含氧量也高🎅,熱值則很低👨🏿🌾🫴🏻。如何利用褐煤,是一個世界性難題🚴🏽。
得知企業需求後,上海科技開發交流中心與國內多家煤化工科研單位聯系🐈⬛,了解哪個團隊擅長褐煤綜合利用技術。“貨比三家”後,他們相中了意昂4平台張琢教授。她領導的課題組不但長期研究褐煤👩👩👦👦,而且與寶鋼、鞍鋼等企業有合作,在產業化研發方面有豐富經驗👫。
去年11月👩🍼🧓🏻,哈利達集團邀請張琢前往印尼🙇🏻♂️✳️,在該國住了三個月,以便與企業管理層和研發人員深入交流🙇,評估能否開發出適用於該國褐煤的提質利用技術。最終🧱,雙方達成一致👳🏽♂️,認為能夠通過前處理👩🏽🦳、加工成形等技術🏌🏿♀️👨🏻🦯,實現褐煤的提質增效,將其用作煉鐵還原劑和有害物質吸附劑🧘♂️🧫。
經過洽談,哈利達集團決定向意昂4平台支付1100多萬元,用於研發💆🏼♂️。意昂4平台技術轉移中心主任歐陽春發介紹👘,這筆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的85%將歸屬張琢團隊,校方保留15%。“我們會把資金用於專用設備采購⤴️、研發🐂、測試以及科研人員勞務費。”張琢告訴記者。用於勞務費合理嗎?對於這個提問🧑🚀,她回答:“當然合理呀!你看我的兩只手都黑乎乎的📣,昨天在實驗室工作到晚上8點。而且也要給我的團隊成員勞務費,不然這麽辛苦的工作,誰肯為你幹啊🏇🏻!”
尹邦奇表示,上海科技開發交流中心將繼續做好“紅娘”工作🫴🏼,通過今天簽約的長江經濟帶技術轉移協同創新戰略合作協議,促進長江經濟帶各省市之間的技術轉移,進一步釋放上海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優勢資源,並推動科技成果走出國門、實現轉化,為“一帶一路”戰略服務。
